勤劳+技术 铺展致富路
——中益坪坝村贫困户杨朝武脱贫记

夫妻俩整理蜂筒

??? 天道酬勤,是给予勇于进取之人最好的褒奖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他用传统的养蜂技艺,把大自然最引以为傲的甘甜传递到大江南北;他用不停的双脚,陪伴马匹驼运物质,奔波在起起伏伏的山岭间,将建筑材料送到千家万户;他用一双勤劳苦干的手,托起了一个特殊而贫困的家……他就是中益乡坪坝村田坝组脱贫致富典型杨朝武。

????勤劳之人缘何戴上“穷帽”

????从坪坝村田坝组的公路边到杨朝武的中蜂养殖场,翻山越岭足足要走一个小时。穿过一条长长的峡谷,越过一个陡峭的山坡,豁然开朗间,数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的水田呈现在记者面前。

????在紧挨山侧的一块地势平坦的地块上,整齐摆放着数十个圆筒蜂箱,蜜蜂上下翻飞、进进出出,正在辛勤采花,这里就是杨朝武的中蜂养殖基地。

????现年52岁的杨朝武与家属莫前梅都是勤劳苦干之人,而且有靠山吃山的环境优势,缘何会成为贫困户?

????“他家里现有六口人,却是由3个家庭组成的……”坪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开门见山说道,杨朝武自己两个小孩,还有侄儿和岳父都在一起生活。

????谈起这个特殊的家庭,颇有一番曲折经历。

????现年16岁的杨建都是杨朝武的侄儿,在县城职教中心读高中。杨建都刚出生两个月,其母就离家出走。

????“都是因为居住地偏僻,家里贫穷,外省嫁过来的弟媳感觉无法生活,所以不声不响回了娘家……”杨朝武擦擦眼角的泪花说道。

????那时候杨朝武的弟弟患病身体不好,五年之后又病逝,所以侄儿从小就由他抚养,包括弟弟生病期间的药费和病逝后的安葬费都是他主动承担。

????“不仅如此,老杨在供养3个小孩上学的同时,还要照顾自己日渐年迈的父母和岳父……”刘成勇介绍说,他的父母都是在八十多岁的高龄才去世的,如今年近八旬的岳父住在他家也有16个年头了。

????家庭人口多、孩子要上学,生活负担重,成为杨朝武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。

????扶贫夜校架起技术“桥梁”

????杨朝武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个子不高,无情的岁月在他精瘦的脸庞上刻下了一道道细细的皱纹。

????“我养蜂有30多年了,以前都是用传统养蜂技术,零零碎碎养殖了几桶,由于养蜂投入的劳动力不是很大,早就想多养殖一些,可技术不过关,规模化养殖发展不起来……”杨朝武娓娓道来。

????在中益乡坪坝村,与杨朝武有一样困惑的村民有多家,因养蜂技术不过关,靠山吃山的希望换来的却是一阵阵失望。

????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坪坝村审时度势办起了扶贫夜校,针对农民缺乏养蜂技术的实际,开设了专题培训课。乡上和村上分别邀请养蜂能手传授养殖技术,乡政府还为村民赠送养蜂知识书籍。

????“培训课后,学到了分蜂、打扫、管理等关键技术,一个个难题便迎刃而解。”杨朝武说道。

????与此同时,政府的扶持给杨朝武吃了“定心丸”。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,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养蜂产业户提供了政策支持,650元一群蜜蜂,养蜂户出50元,政府补助600元,今年杨朝武一口气买了20群。

????随着养蜂规模的扩大,杨朝武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待提高,于是主动参加县上举办的养蜂培训班。“我学习了如何喂养蜜蜂、药物防治害虫、鉴别花粉是否有毒,专家教了我好多东西,现在养蜂更有信心了。”

????多产业齐发展弯下腰来斩“穷根”

????高大的青山和茂盛的树林曾经是当地阻碍产业发展的“绊脚石”,时过境迁中,如今丰富的蜜源和牧草资源却成为养殖中蜂和畜禽的天然场所,为脱贫致富开辟出一条条通途。

????“去年以来,自繁自养增加了10多群,今年找政府又订购了20群中蜂,到今年年底养蜂总数量将达到100群,从今年起养蜂收入在5万元左右。”正在蜂场劳作的莫前梅告诉记者。

????不仅如此,依靠山林广、草料多的实际,杨朝武和莫前梅夫妻俩还养殖有60多只山羊、30多只土鸡、4头肉牛和1匹马。

????“马是用来驼运水泥、碎石和砖块等建筑材料,山高路险,车辆去不到的地方,就需要用马来驼运……”杨朝武介绍说,一趟趟在山间小路上奔波,虽然苦点和累点,但是收入还是比较可观,每天有300元左右的收入。

????依靠发展养殖和运输产业,去年和今年在巩固产业发展的道路上,杨朝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经过辛勤耕耘,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已徐徐铺展开来。

????如今,杨朝武已在中益街上新建的居民点购置了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屋,并定购了一间100平方米的门面房。“这全靠党的扶贫好政策,产业也发展起来了,新房也买上了……”杨朝武乐呵呵说道。(记者 隆太良 文/图)

[打印]

[责任编辑: 石柱谢天]

  1.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!这座城正打造“世界”的中转站
  2. 共建共享“网上丝路” 创新开拓“数字丝路”:重庆的跨境电商敢为人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