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志与辛亥石柱“反正”

  辛亥革命前夕,出生在石柱县城郊华丰祠一个农民家庭的李志(又名李瑞廷1875—1912年),少读私塾,非常刻苦,能文能武,被誉为“才子”。此人怪哉!弟弟都已经有两个二十多的儿子了,虽有不少媒人撮合,他仍然高不成低不就,始终与年近六旬的母亲相依为命,以种地、背力养活一只眼睛失明的母亲,并拉扯大弟弟,为其娶妻安家。有一次背力到了丰都县高家镇,夜宿长江旅馆,与老板闲谈,改变了他的命运。这位老板叫秦香浦 ,家住高家镇,是丰都县出了名的袍哥大爷,既有产业又在当地开个店子歇客,收入颇丰,为人随和。第一次相识,两人就有一见如故,相见恨晚之感。原来这秦大爷早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。在与李志谈及孙先生的革命主张时,李志觉得处处说到了自己心坎上。后经多次接触,李志由秦介绍参加了同盟会,成为石柱第一个同盟会员。在秦的帮助下,李志宣统元年(1909年)担任石柱厅衙役捕头,并在城内开始发展袍哥组织,从此以双重身份为掩护,暗中串联衙役、袍哥兄弟,组建起了“石柱同志会”,发展了会员150多人。

  1911年,辛亥革命洪流席卷全国。四川革命党人在木板、竹片上书写号召语投入长江,顺水漂流向中下游(俗称“水电报”)。沿江涪陵、丰都、忠州(县)等地的革命党人很快收到“水电报”,并快速行动起来。石柱县虽是下川东的“门户”县,但与丰都有50多公里的路程,与辖区内长江边上的西界沱码头也有80多公里路程,交通不便,通讯闭塞,无法得到“水电报”的信息。秦香浦大爷见到水电报后,立即徒步亲临石柱向李志传达行动指令。李志马上召集“同志会”成员,带领三班衙役、哨队和袍哥,组建成3个队,近300人的反清队伍。

  1912年1月6日,即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六日,李志与同志会成员谭生树、马占魁等率领武装队伍,冲进石柱厅,赶走知事邱保太,进驻厅署,成立石柱军政府,结束了清王朝在石柱的统治。

  石柱军政府成立后,初推县城的清末庠生陈德初为“渝督缴署司令”,执掌军权,陈推拒不就。继推绅士名人陈耀堂,亦被拒绝。不得已,由李志自任司令,并报重庆“蜀军政府”确认。不久,重庆“蜀军政府”正式批文任命李志为石柱军政司令(即县长)。李志在谭生树、马旭和侄儿李和苏等人的辅佐下掌管了石柱军政大权,并以原石柱厅衙役差头、同志会成员为骨干,组建了三支哨队武装,共150余人,维护社会秩序和主持军政府的日常工作。

  石柱地方势力和地主绅粮勾结在一起,以不服“差娃娃”作“县太爷”为由,暗中策划对军政府进行反扑。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西界沱地头蛇杨应玑,悦来场富甲一方的秦有恒、谭定灼、鱼池坝的地主邓良仕等人,并与县城附近菜地坝(今属南宾镇)地主劣绅张良珍、张良安兄弟等人互相勾结在一起,狼狈为奸,组织乡勇团丁武装300余人,推举秦有恒为司令,大叫“要钱拿钱,要人拿人,打下军政府的反动口号”,对新成立的石柱军政府展开反夺权。

  1月29日,在秦有恒的率领下,地主武装兵分两路围攻石柱军政府,趁军政府不防,悄悄趟过龙河,一路在杨应玑、谭定灼的率领下从新开路直扑军政府;一路在张良安等人率领下,从今正街杀向军政府。军政府的前哨队在李志、马旭、谭生树等人分别率领下从衙门(今县四大家综合办公楼B区)、棚厂(今县人民武装部)冲出迎敌。徐太队在军政府秘书李德元的指挥下,由张爷庙(今食品厂)赶来助战,一时吼声如雷,杀声震天,围杀得两路地主武装丢盔弃甲,大败而逃。军政司令李志乘势带领三支哨队追过龙河(今后河)至菜地坝时,李志产生仁慈心理,不听马旭继续猛追猛打的建议而主张“穷寇莫追”,从而留下后患。当李志下令回撤时,部分哨队队员因愤恨张良珍兄弟平时为富不仁,这次又作祟助恶,愤怒中一把火将张氏兄弟房屋烧毁,并殃及了一户相邻农民,给地主武装再次反扑留下口实。

  杨应玑、秦有恒等人被击败后,并未善罢甘休,退至悦来场(今悦来镇)秦有恒家,一面大办酒宴招待乡勇,每人发大洋一块慰劳,对轻重伤者治疗的同时,每人加发3块大洋,对战死的杨应山、谭其河给予厚葬,并向家属发抚恤大洋200块。几个地主头目举杯发誓不打垮李志决不罢休。他们经过密谋,在老奸巨猾的杨应玑策划下,采取两手行动;一面借李志火烧张氏房屋,联名向“重庆蜀军政府”诬告“李志并非同盟会员”;“作威作福不拥护革命”;“奸淫掳掠烧杀无恶不作”等三条罪状,抓住烧张良珍等人房屋一事大做文章,由杨应玑亲自操办,带张良安阔佬扮成农民前往重庆,向“蜀军政府”告恶状。一方面由秦有恒操办,开出优厚条件招兵买马,大肆扩充地主武装。凡参加者两天发一块大洋;战场上负伤者除包医治外,养伤一天发一块大洋;阵亡者除红漆棺材一口,新衣帽鞋袜装殓外,抚恤金1000块大洋。这样优厚条件,吸引不少流浪汉、烟鬼报名参加,很快招到了500多人,集中在悦来古城坝,日夜操练拼杀技术,只等杨应玑去重庆蜀军政府活动的信息一到就行动。

  事情正按杨应玑等人的谋划发展,不久,重庆“蜀军政府”不经调查核实,凭杨应玑等人的一面之词,急令忠州(今忠县)军政府出兵查办李志一事,忠州军政府司令官吴恩洪不了解真相,更不敢怠慢,立即令“斥志解权”,李志不服,吴即认为李“抗令”不遵,即派所属陆军长官柳会卿率一营兵力,会同杨应玑、秦有恒的乡勇500余人,组成联合队,向石柱开来。李志见大军压境,立即在菜地坝对岸,龙河布防,构筑工事和掩体,等待地主武装的进攻。

  2月9日,攻打石柱军政府的地主武装首先开到菜地坝,不敢贸然过河,双方隔河对骂,用夹板枪对射,对峙一昼夜。柳会卿及秦有恒商议要秦的人首先冲过龙河,柳率部以先进枪炮做掩护。秦有恒拗不过,只得听令。在柳部火力掩护下,秦指挥地主武装刚下河,还未踏上跳蹬,就被河对面李志的哨队连发两发火药炮(俗称将军炮)吓住,两个乡勇慌乱中落入水中,差点丢了性命。秦部再也不敢贸然过河进城攻打,双方隔河安营扎寨 。李志以龙河为屏障进行抵抗,虽然只有150余人,但有将军炮两门作后盾,加上少数硬火(夹板枪)是能有效阻击乡勇过河的。于是决定采用拖疲战术,张氏兄弟虽然有战粮,整天吃喝、烧鸦片花费等也是十分可观的,料想其坚持不下去就会撤兵。

  10日下午2时,地主武装突然发起进攻,李志的哨队在使用火药炮(将军炮)时,因装入超量的铁砂子,而导致炮管爆炸,当场炸死哨队队员四人,并有多人受伤,造成哨队阵地一片混乱。柳会卿认为时机已到,立即令秦有恒带人从跳蹬上冲过龙河,打散了哨队。李志无法统一指挥,见大势已去,只好带谭生树和侄儿李和苏、李洪等人,趁夜色将母亲带上,连夜离县赶往马武坝(今马武镇)去彭水县,安置好母亲和侄儿,准备前往重庆“蜀军政府”禀明真相,讨回公道。

  杨应玑、秦有恒等人在柳会卿的支持下,打垮了石柱军政府李志的反清武装,攻进县城耀武扬威,大势清查杀戮,到处一片白色恐怖。在县城,对参与者,只要抓住,不问青红皂白,就砍头,滥杀无辜20余人。并先后在河坝场、大堰塘、坝周坝等地搜捕,将哨队头目谭太、马太、徐太、孙太等四人杀害,并斩首示众。

  之后,杨应玑、秦有恒梦想自当石柱军政府的首脑,但柳会卿不予支持。杨应玑只好主动去见社会声望高的晚清拔贡冯明鼎,请他出任石柱军政长官一职,当即遭到拒绝:“你们能夺过政权,就自己当去吧!”

  杨应玑等人自感棘手,又都无计可施。石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。

  逃脱的李志,到彭水安置好母亲后,便前往重庆“蜀军政府”讨公道和“说法”。不想杨应玑早已料到李志会去重庆告状,特地安排杨晋留下,命令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李志晋见“蜀军政府”。杨晋心知肚明,并用400大洋行贿,买通蜀军政府贪官,打探到李志到了重庆刚住进旅馆,就派杀手在会仙桥附近以“叛逆”之罪将李志暗杀,时为1912年3月6日。事后,由侄儿李和苏、李洪拜求重庆袍哥界凑钱缝合身首,用船将尸体运抵高家镇埋葬于油房沟官山坡。

  是年3月11日,四川蜀军政府派外籍人池龙师任石柱地方长官,并委任陈德初为副。

  1990年,石柱县人民政府在地方志中予以立传记载,高度评价称:“他是石柱县第一个同盟会员,为辛亥革命流血牺牲,人民不会忘记……”(作者 向超)

[打印]

[责任编辑: 石柱刘榕]

  • 法轮功“活摘”谣言始末

      近年来,境外网站持续炒作一个名为“活摘”的话题,指控中国政府活摘法轮功人员器官贩卖牟利。“活摘”话题也被一些反华势力用来妖魔化中国,攻击中国共产党。那么,这个“活摘”话题到底是怎么回事?[详细]

  1. 环球时报:中国说了句实话,却把这个反华组织气疯了!
  2. 鸡年春晚,一道丰盛的“年夜大餐”